清明節(jié)即將到來,在這個感懷追思的日子里,我們永遠記得有這樣一組英雄群像:面對持刀兇徒,他們空手奪刃、浴血擒兇;面對庭審詭辯,他們鐵證破謊、公訴伏惡;面對基層糾紛,他們定分止爭、護民安鄉(xiāng)。他們是和平年代敢于流血、不怕犧牲的英雄群體,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——政法干警。
山河做證,此生許國。選擇了政法戰(zhàn)線,就是選擇了忠誠、選擇了干凈、選擇了擔當、選擇了為民。從一個天亮到另一個天亮的守護;從24小時閃爍的警燈到365天穿行的身影。有人總說“辦完案子就回家”,卻把生命定格在出警路上;有人承諾“陪孩子過生日”,卻只留下未拆封的禮物。他們缺席了除夕的團圓飯,守護著萬家燈火;他們辜負了愛人的白首約,筑起了安寧的屏障。若問歲月何以靜好?只因有人愿化春泥,將“平安”二字鐫刻在荊楚河山。
傳承于血脈中激蕩。崇尚英雄才會產(chǎn)生英雄,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。從屈原“身既死兮神以靈”的赤誠,到“以我之逝,換爾長安”的誓言,這份跨越千年的守護從未改變:西陵深夜的伏擊擒兇,三峽庫區(qū)的證據(jù)保全,點軍法庭的槌落驚雷,宜都村頭的法治夜話……風里來、雨里去,戰(zhàn)嚴寒、斗酷暑,忠誠早已化作卷宗頁腳的鮮紅指印,融進筆錄本上的歲月折痕,鐫刻在警車表盤永不停轉的里程數(shù)。新時代的政法干警,正以英雄走過的路作燈,將未盡的誓言寫入接力的征程——你舍命守護的人間,我們正替你深愛。
科技讓守護生生不息。在生死一線的戰(zhàn)場上,當血肉之軀遭遇物理極限,數(shù)字革命正在重構戰(zhàn)場法則:無人機代替干警翻山越嶺,巡查懸崖險峰;AR眼鏡為緝毒警照亮逃生路線,穿透毒窟迷霧;區(qū)塊鏈鎖定排污鐵證,助力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建設;大數(shù)據(jù)攔截詐騙陷阱,在電話接通前掐滅罪惡魔爪……技術突破,讓危險崗位少一分血肉相搏,多一分科學守護,讓萬千家庭少一聲嘆息,多一張團圓飯桌,這便是宜昌用科技之筆寫給英雄的家書。
溫暖在時光里愈合傷痕。英雄隕落,長夜未央,但對親人的守護始終溫暖峽江,每一份犧牲都被銘記,每一份傷痛都被溫柔承接:家庭醫(yī)生每月叩響家門,指尖輕按烈士母親的脈搏,血壓儀數(shù)字跳動著未說出口的牽掛;法律援助律師梳理房貸合同,鋼筆劃過紙頁時,遺孀終于簽下不再顫抖的名字;心理咨詢師拼接記憶碎片,當孩子畫完“穿警服的爸爸”,悄悄在畫紙角落補上“等我長大”。制度溫情,是生者對逝者的莊重回應,替未歸人托舉家庭的重任。
我們堅信,廣大政法干警必將牢記職責使命,以更加奮發(fā)有為的姿態(tài),忠實履行好新時代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,擔當作為,服務奉獻,用熱血續(xù)寫“此生許國,魂佑荊楚;山河為證,千秋不滅”的壯麗篇章。(宜都市“兩江潮”網(wǎng)評團隊,宜都市司法局 鄭素)